地址:北京市密雲區高嶺鎮政府辦公樓
王經理 13393261468
Q Q:514468705/1049705527
郵箱:jhcxkj@163.com
很多企業開始了其數字化轉型之旅,並想知道什麽是雲原生以及為什麽需要它?行業媒體發布了一篇名為"走向雲原生:人們需要知道的6個基本內容(Going Cloud Native:6 Essential Things You Need to Know)"的文章,討論了解術語"雲原生"的關鍵方法,並描述了如何利用雲原生功能來加快開發團隊的工作效率,並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
雲原生簡史 根據用戶的要求,雲原生可能意味著很多不同的事情。十年前,這是由Netflix公司創造的術語,這個公司利用雲計算技術,從一家DVD光盤郵購公司發展到全球最大的按需消費內容網絡交付商之一。Netflix公司開創了人們稱之為"雲原生"的先河,對於雲計算軟件進行重新設計、轉換、擴展。
由於Netflix公司獲得了驚人的成功,並且能夠更快地為客戶提供更多功能,很多企業希望知道他們如何采用雲原生技術以獲得如此巨大的競爭優勢。
從本質上講,雲原生是一種提高業務速度的方法,也是一種構建團隊的方法,可以利用Kubernetes和容器等雲原生技術提供自動化和可擴展性。
雲原生架構:它是什麽樣子的?
(1)單片架構與微服務架構 Netflix公司前雲計算架構師Adrian Cockcroft在錯誤進行了一次災難性發布之後,該公司將他們的整體架構從單片架構轉移到微服務架構。
單片架構的問題是,當開發和測試新特性時,要將這些更改部署到生產環境中,需要付出相當大的努力:
需要多個團隊來協調他們的代碼更改。
同時部署多個功能需要大量的前期集成和功能測試。
開發團隊僅限使用一種或兩種語言。
向微服務的轉變使Netflix公司開發人員能夠更快地向客戶提供新功能。
微服務產生了一個具有有界場景、鬆散耦合的、麵向服務的架構。這意味著,如果必須同時更新每個服務,那麽它不會鬆散耦合;並且沿著相同的線路,如果用戶對於周圍的服務需要進行更多的了解,那麽就沒有"有界場景"。
(2)微服務、Docker和Kubernetes Docker容器非常適合微服務。通過在單獨的容器中運行微服務,如果願意的話,它們都可以獨立部署,甚至可以使用不同的語言。容器化消除了語言、庫或框架之間產生摩擦或衝突的風險。由於容器是可遷移的,並且可以彼此隔離地操作,因此使用容器創建微服務架構並在需要時將其遷移到另一個環境非常簡單。
(3)容器編排 一旦有大量的微服務在Docker容器中運行,企業就需要一種方法來管理或協調這些容器,以便它們作為應用程序更有意義。這就是企業需要一個協調器(集群管理器)的地方,比如Kubernetes、Docker Swarm等。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企業必須做出一個明智的選擇,選擇使用哪一個容器編排。穀歌公司發布的Kubernetes則名列前茅。所有主要雲計算提供商都通過易於安裝的解決方案為Kubernetes提供支持。
這個討論的要點是,為了讓大多數公司具有競爭力,他們必須圍繞微服務構建應用程序,並在Kubernetes集群中運行它們,盡管有些公司也在其他編排器上運行Docker容器。
(4)自動部署 隨著應用程序在容器中運行並在Kubernetes中進行協調,下一步是自動部署。持續自動化的功能流是DevOps與其他軟件開發理念和實踐(如瀑布模型)的區別,後者的開發將遵循有序的階段序列。
連續性並不意味著工程師們正在無時不刻地更新代碼,或者他們在每次代碼行更改時都在部署更新。從這個意義上說,連續性是指通過自動化的連續集成和持續部署管道(CI/CD)定期推出的軟件更改和新功能。
可以在構建持續交付管道中找到更多用於構建持續部署管道(CI/CD)的DevOps策略。
(5)監控應用程序和微服務 使用容器和微服務,監控解決方案必須管理比以往更多的服務和服務器。不僅需要管理更多對象,而且雲原生應用程序還會生成大量需要跟蹤的額外數據。
從由如此多的移動部件組成的環境中收集數據是複雜的。Prometheus是這些動態雲環境的最佳現代解決方案。它專門用於監控大規模容器中運行的應用程序和微服務,並且是原生的容器化環境。
(6)文化變遷 將雲原生技術和DevOps最佳實踐實施到組織中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現有的公司文化。內部團隊不僅要學會采用跨功能方法,確保軟件以連續的節奏進行迭代,而且還要補充組織的業務目標。實際切換到雲原生可能是其旅程中最簡單的部分;讓這些更改保持不變,並在整個組織中傳播它們很可能是流程中最困難的部分。
來源:小宝探花视频在线观看 http://www.ywyd5.com